2015年,經濟進入新常態,房產政策調控,樓市低迷,房地產度過了動蕩的一年。“唇亡齒寒”,作為房地產下游的家居業也不好過,“倒閉、高管離職、燒錢”等風聲不絕于耳,但同時,互聯網家裝在“燒錢”中摸索,也漸得要領……總之,2015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梳理2015一年內家居行業發生的大事記,洞察家居行業的發展態勢,畢竟“回顧是為了更好地展望。”
1、 互聯網家裝
自“家裝有4萬億市場,是市場上僅存的一片藍海”的說法一出,試水互聯網家裝的企業不在少數,特別是小米愛空間688元/㎡套餐一出,各種互聯網家裝套餐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,諸如1288、799、688、599、499、399等套餐讓人應接不暇。其中參與的企業既有互聯網企業如愛空間、美家幫等,亦有傳統家裝公司如實創、靚家居等,各大套餐各顯神通,都以“價低”為亮點,互聯網家裝底價不斷被刷新,噱頭十足,不過對于普通用戶而言,家庭裝修套餐種類繁多,難以辨別優劣。且互聯網家裝利潤低,線上發力,線下乏力,監管不到位的情況頻出,投訴建議屢見不鮮。“加價、材料劣質、工期拖延、工藝水平低”是用戶對互聯網家裝的普遍反映。互聯網家裝的出世是為了解決傳統家裝的痛點,但如今看來,還需摸索。
2、 資源整合
在追求“效率為王”的時代,對于商家而言,業內的資源整合、優勢互補,似乎是最為便捷的方式,這既是應對行業低迷現狀“抱團取暖”的行為,亦是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快捷方式。2015年,家居業的整合,呈現出“不拘小節”的特點,有家居企業之間的合作,也有家居企業與互聯網、智能家居、家電、金融等跨業合作,甚至還有非家居企業的聯合,搶奪家居市場。他們的合作既有傳統意義的合作,也有概念上的創新。
國美在線聯合東易日盛、百合網推出3D線上家居家裝電商平臺“國美家”。用戶可通過國美家3D軟件,實現360度全景體驗樣板間;紅星美凱龍投資酷漫居;宜華木業投資愛福窩、美樂樂,攜手海爾家居;海爾與紅星美凱龍并肩搶灘智能家居市場;美克家居與 IBM簽署了智能家居合作戰略;房企巨頭萬科和鏈家合資組建新的獨立家裝公司給人以更多聯想力。靚家居堪稱2015互聯網家裝的“弄潮兒”,其推出的互聯網家庭裝修套餐以數量之多、品類齊全引各方關注。靚家居從攜手大自然、東鵬等建材商到云山詩意等房地產商,再到蘇寧等平臺商,不斷開拓疆土。靚家居總經理曾育周表示,“這些合作的本質在于優化渠道,通過F2C的形式,實現廠家直接到消費者的產品供應,簡化家居產品的流通環節,節約成本,讓利消費者。”
3、 智能家居
2015年,國家明確將“物聯網”作為重點發展方向,并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,這些對于智能家居是利好因素。智能家居進入2.0時代,開始從“玩概念”到落到實處,從單品之爭過渡到系統之爭,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與企業涌入,智能家居市場形成了一種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的局面。小米、華為、蘋果、谷歌、海爾、奇虎360等行業巨鱷紛紛搶灘智能家居市場,但行業目前仍存弊端,操作復雜、用戶體驗差、消費者使用習慣等難題束縛了其在市場的普及。智能家居目前仍屬于小眾消費,想要走到普通大眾中去,路艱且遠仍需長途跋涉。
4、 互聯網+
2015年3月,李克強總理在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提出“互聯網+”,自此互聯網+行業的計劃開始浩浩蕩蕩開啟了。“互聯網+”作為一種新的方法手段,可以倒逼傳統行業的革新,在家居行業同樣引起了極大的重視。從互聯網平臺搭建到營銷方式的轉變,家居行業無不以冠上“互聯網+”為榮,其實“互聯網+”只是一種方法手段,產品的內在優質與否才是發展的核心問題。
5、 電商
互聯網平臺,對于營銷而言,具有很大的想象性,從自營電商平臺的搭建,到入駐現有的電商平臺,家居企業從未放棄對互聯網的探索。今年雙11家居電商持續發力刷新紀錄,難以標準化的家裝服務在互聯網上也取得歷史性好成績,如實創整體家裝以4.16億元領跑天貓“雙十一”裝修設計類目,家裝e站則以突破2億元的交易金額緊隨其后,在裝修設計類目的前十榜單中,業之峰、九鼎、銘品等很多傳統的裝修企業赫然在列,另外家紡類的富安娜、羅萊也交出了光鮮的銷售業績單。
文章來自互聯網,轉載請注明